- 未央法院打造4321工作机制 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科技创新
- 发布时间:2024-02-27 10:23| 来源:华商报记者 王强 通讯员 王博生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从深化诉源治理、推进府院联动、提升审判质效、优化法治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打造“4321工作机制”,在激励创新创造、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西安“双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凝聚四股力量织密“解忧网”
未央法院先后联合省知产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市知产保护中心设立“知识产权诉调对接工作室”“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室”,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知识产权非诉调解及公益咨询”窗口,组建由律师、行业专家参与的专业调解团队,诉前开展知识产权案件化解工作,推动更多纠纷止于未诉。2023年,知识产权案件诉前撤诉120件,“诉前调解+司法确认”36件,累计诉前化解纠纷156件,占全年知识产权案件结案数的30.65%。同时,与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合作,在全省基层法院率先探索建立“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的知识产权办理模式,通过该模式办理的一起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纠纷案件入选省市法院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运用三个协议扩大“朋友圈”
未央法院以制度建设为先导,以府院联动为抓手,以方法创新为突破点,积极向外借力,先后与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订相关协议,配套出台相关方案,通过制度构建,为知识产权案件办理和多元解纷找方法、寻突破、谋创新。同时,深化协同联动,强化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知识产权执法司法程序衔接,全面整合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纠纷调解等资源,建立健全“法院+”工作模式,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法治保障落实落地。
依托两个平台打好“组合拳”
未央法院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把法庭搬进企业、把审判带到一线,先后在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广联达(西安)科技有限公司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2023年8月,在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巡回审判点集中开庭审理了19起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调解员及时介入,当庭调解5件,避免了衍生案件的产生。
优化一个模式构建“大格局”
未央法院持续优化“行业协会+企业+学校+政府”的“4+1”宣传模式,结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要节点,立足审判“五进”,通过法院干警巡回宣讲,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观摩庭审,推送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和知识产权指尖小课堂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聚力打造纠纷解决的优选地。
2023年8月,举办知识产权暨版权专题培训会,为辖区20余家企业负责人讲授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及保护举措,引导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未央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延伸审判职能作用,不断优化完善“4321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端口前移,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努力营造权利受保护、侵权有代价、犯罪必惩罚的法治环境,以实际行动为创新创造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